全媒体运营师学习笔记:掌握运营的节奏感

正在考全媒体运营师证书,每堂视频课几乎一节不落。因为自己也是从事运营工作多年,想着考个证书算是给自我一个“转正”。没想到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课程当中经常会带给我自己一些启发。下面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运营的节奏感和系统观很重要,但是经常被人忽视。缺乏规划的运营工作是没有办法有层次,有节奏的展开的。

行业发展初期是产品为王,因为没有对手;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是渠道为王的。占领渠道才能赢得用户;但是在成熟的互联网领域,毫无疑问是运营决胜的。

运营少有理论之争,更多的是靠结果服人。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机会在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复杂多层的市场结构,一个产品想要击穿整个市场,除了产品技术的驱动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公司是否具备积极多样的运营能力,能否对复杂的用户行为进行响应和引导。

三种不同维度和层次的「运营」:

1.微观的运营。谈论更多的是具体的运营手段。如何做好一个活动,如何写好一篇推广文章,如何管理好一个用户群。在很多公司内部,微观的运营往往会被定义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等工作模块。

如果抽象一点看,一切运营手段无非两个导向,一是拉新,引流和转化,二是用户维系,应该讲,没有哪个产品的运营工作不是围绕着这样两个目的来进行设计的。

2.第二种是宏观的运营。如何将N多具体的运营手段组织和串联起来,以便更好地作用于一款产品,辅助它的成长。

对于运营的策略和规划来说,有一些规律是对于所有产品都普遍适用的(例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而另一部分,则是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业务类型来进行制定和调整的。

「人件」中提到过:管理者的工作不是让大家去工作,二是创造环境,让大家可以顺利开展工作。觉得运营也类似。运营或许不是非要生拉硬拽地把用户们拉过来,而是要搭建和创造一个环境,让用户们可以更愿意来与你发生互动和玩耍。这个时候的运营,可能不一定非得是强目标和强KPI导向的。

最好要在用户面前找到一种「不卑不亢」的感觉。

只有你自己接受了你的产品,才能把它推荐给你的用户。

要基于「触动」的逻辑来与用户做朋友,而不是「推动」的逻辑。

运营是一件远远要比推广复杂得多的事。需要极强的执行力和大量对于细节的关注。

国人常有一句励志的话:有志者事竟成。但这个口号,很多时候在运营范畴内可能都是错的。运营往往面临的决策和信息极多,要做的事极杂,以至于作为一个真正可以对产品负责的运营,往往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从100件事中去除掉98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找出仅有的一两件能成的事来去做好它们。

运营的最大乐趣,其实就是那种「你在创造一个小世界,并令人在其中获得愉悦」的感受。

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互联网行业内相对有一致共识的4大运营职能划分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和产品运营。内容运营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用户运营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围绕着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起来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用户有关的数据,如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精英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间等。

内容类产品的用户增长往往也是依托于内容和话题的,需要定期策划出很多有亮点的话题性内容,借助这些内容的传播拉来更多用户。

一般来讲,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类到以下两种属性中;①纯粹的职能支持类工作;②目标导向类工作。前一种创造的价值感很低,但后一种创造的价值感则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导向意识。其次要具有效率意识。在效率意识的观念下,你的所有时间及所有在做的工作,可能都是成本。所以在相同的成本投入下,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出变得更大?如何持续去优化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作为一个运营,「效率」两个字会贯穿于你的职业生涯始终,并体现在方方面面。

初级选手只会被动做事情,或者是在方面不明额情况下纯靠拍脑袋去行动,但中高级的选手们,一定要把事情想清楚,找到目标和更容易有所产出的地方,才会开始投入执行。这两种状态的对比有点类似下图。

最终会发现,运营工作中的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如何通过不断思考,判断和执行,找到投入产出比较优的路径和方法,来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做运营的过程中让你觉得特别奇妙也特别有成就感的时刻——你在过去某些时候的付出和积攒下来的用户认可,总会在某个你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迎来一个小爆发,反哺到你身上为你带来出乎意料的巨大价值。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时只有抱着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秉持着一种「先不论我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让我先来基于我的理解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才有可能做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回报后置」式的逻辑很重要。它更加强调我们专注于给用户创造价值,并相信,当你创造的价值足够多的时候,用户一定会愿意给予你无条件的认可和回报,且这种回报,有时候甚至会超出你的预期。传统运营讲转化,需要以交易达成为中心。互联网运营讲用户,需要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有些事创造用户价值,但不一定一眼看得到回报;有些事情消费用户价值,但很容易带来成交和转化。

证得得评:我们的同事证小二也正在考这个证书,发现全媒体运营师的课程不仅仅光学理论,还有大量的实战技能,可以帮我们学以致用。诚如上面学员所说,运营的最大乐趣,其实就是那种「你在创造一个小世界,并令人在其中获得愉悦」的感受。我想这也是很多运营人员坚持下去的动力吧。

如果你有报考全媒体运营师的想法,欢迎与我们微信咨询:zhengdede01

想获得一个高含金量的证书?

证得得为你提供放心的选择。

footer_qr

微信添加:zhengded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