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以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基础的修订版本。不考虑删减的情况下,职业总数量由2015年的1481个,增加至2022年的1639个。
2015年版大典无论从体例、格式还是对一些信息的描述方式上都比较成熟,因此这次修订主要是基于统一性和灵活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前提下,对2015年版大典进行修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分类体系进行了修订:
近几年来,我们陆续颁布了74个新职业,这次修订过程中把新颁布的74个职业纳入到大典当中。同时,我们围绕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绿色经济、依法治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点战略,比如围绕制造强国,我们把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和运维人员纳入大典当中。根据乡村振兴的需要,我们把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和农业经理人纳入大典当中。经过这些调整之后,与2015版大典相比,在保持八大类不变的情况下,净增了158个新的职业,现在职业数达到了1639个。
二是对相关职业信息描述做了一些修订:
对两个大类职业的名称和定义做了调整,对30个中类、100余个小类名称、定义做了一些调整;对700多个职业的信息描述做了调整。
三是对数字职业和绿色职业进行了标注:
这次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同时,延续2015年版大典对绿色职业标注的做法,标注了134个绿色职业,占职业总数的8%。这里面,其中既是数字职业也是绿色职业的,共有23个。这也反映出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带来的职业变化。
2015年版大典颁布后,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也就是二大类已经发布了15个新职业,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机器人、增材制造、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等。除此以外,2022年的修订还增设了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金融科技师等29个新的职业。这些新增的职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新兴领域、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专业技术人员大类这次新增的职业主要是集中在数字技术领域,特别是专门增设了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小类,专门增设了这样一个小类,这个小类下设13个数字技术职业。从2021年起,人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制订颁布了其中10个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启动实施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并且组织编写了相关的培训教程。主要是面向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实施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大概8万人左右。此外,比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还在工程系列里增设了人工智能等职称评审专业,为新职业群体提供了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职称评审服务。
下一步,人社部将以新职业为重点,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的职能作用,加快开发制订职业标准,促进职业标准与人才评价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为重点,深入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组织规范开展培训和评价工作。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在新职业领域新设职称评审专业,提供职称评价服务,为新职业群体搭建更加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录:修典进程
2021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修订工作。
2022年7月11日,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公示稿)。公示稿是以2015年版《大典》为基础,将近年来已发布的新职业纳入其中,保持大类体系不变,增加或取消了部分中类、小类及职业(工种),优化调整了部分归类,修改完善了部分职业信息描述。
2022年9月28日,人社部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修订等情况举行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