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也称作专项职业考核,它是劳动者熟练掌握并应用某项实用职业技能的证明,表明劳动者具备了从事某项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其面向人群根据专项职业能力的种类可以总结为更多是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第14条明确指出了:“完善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做好评价结果有机衔接。”
专项职业能力是可就业的最小技能单元,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掌握这项技能需要经过专业指导或相应的技能培训,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最小技能单元举个例子你就可以了解,如月嫂、小儿推拿、催乳、车身修复、面包烘焙,时髦点的还有电商直播销售、碳会计处理等等。
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是由省、市人社部门(或经省、市人社部门审核同意的考核机构)依据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按照相关程序组织考核,对考核合格者,由省、市人社部门颁发相应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证书式样全国统一,长期有效。
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市已经累计公布各类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近4000个,各省市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从业人员等情况开展的考核项目有所差别,具体开展项目可咨询所在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者去地方人社部网站查询。
所以,相对前两种证书来说,专项职业能力还是比较好考的,毕竟强调了就业的最小单元,学习相对容易且能快速上岗,解决的是灵活就业问题。
